可能是因为今年秋招话题上过几次热搜,PreTalent近期收到了许多尚未毕业的在校生提出的问题—
留学生毕业回国一定要参与秋招吗?毕业迟会不会赶不及?
如果想毕业回国直接开始求职心仪公司,要怎么把握国内校招timeline?
什么时候申请实习,实习做多久可以既在秋招里被认可又不会影响学业?
于是PreTalent制作了一份大学求职规划表,目前仍在校、没有求职经历、在这方面毫无规划的留学生同学可以参考,对照自己所处的阶段进行准备。
大一阶段


大二阶段


大三学生

大四阶段


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同学的身上存在着许多对大学的认知误区。我们接触过很多这样的学生,他们在求职的时候会经常碰壁,而很讽刺的是,坑了他们的正是曾经的自己。
其实,求职是一个长期努力的过程,并不是速成的过程。所以今天准备讲一讲新生们有哪些心理会对以后的求职造成负面影响。
误区1:没挂过科的大学不完整
如果有人再用这句话来劝你“享受”大学生活,他要么是自己不想有未来,要么是不想让你有未来。好好学习并不是一句鸡汤,当你转专业的时候、申请留学的时候、申请奖学金的时候、参加校招的时候,你曾经对这句“鸡汤”有多嗤之以鼻,这时候就能有多悔之莫及。
GPA是很多大厂进行人才筛选的标准之一,其实这个现象不难理解。虽然它看上去就是个阿拉伯数字,但这是将你在大学的课程表现和学习能力最直观地反映给HR的数据。如果有余力的话,最好争取一把拿下奖学金。
哪怕之前的时间全都浑浑噩噩地度过,现在开始努力把成绩提上来,这样在未来你会规避很多麻烦,你的主动选择权会更大。
误区2:学生会就像小社会,不要进
学生会是不是百分百黑暗我不能保证,但可以肯定出彩的学生会经历百分百能帮你在求职时加分。如果你想找市场、管培类的工作,这个加成会更明显。
很多人说学生会就像小社会,可如果你从这句话里只抓取到“学生会和社会一样黑暗”的信息,那比起什么咨询投行,也许新浪娱乐小编的工作更适合你……但如果你不只是愤世嫉俗地唾弃一下,而是认真解读分析的话,你会发现学生会的骨干人员比一般的学生更容易接触到学校的各种资源,而这些竞赛和活动能有效的锻炼你的领导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时间管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假如你本身就对学生会工作好奇,或者已经对其中的某个职位有了明确目标,只要不会大幅影响自己的成绩,那就放心大胆地去参加吧。
误区3:还没大四,找实习太早了
尽量去实习,尽量去big name实习,尽量去将来求职方向相关的行业实习。
为什么我推荐大家尽早开始实习?除了被说到烂大街的增加竞争力,还有一点是大家平时感受不深的,就是实习的试错成本很低。当你毕业以后,你的每一份工作都会影响你之后的就业走向,但是实习相对全职而言,容错率会更高,你有比较多摸索和尝试的机会,你可以通过实习的工作体验决定你以后要走的道路。
这一点很容易被大一至大三的学生忽略,等到大四开始为工作焦头烂额,各种事项还都堆在一起的时候,才发现许多事情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原来想报大企实习,因为没时间准备各种笔试面试就换成了小公司;原本想从几个感兴趣的领域里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因为没时间一个个试错只能闭着眼睛瞎选一个……
所以千万不要觉得自己离毕业还早,找工作到大四再开始也不迟。如果你在毕业求职时候四处碰壁,那九成都是因为曾经的“还早心理”。早一点摆脱这种麻醉自己的状态,你会发现新的一年里你能做的事,太多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