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是求职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而如何在面试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则直接决定了你是否能顺利拿到offer。很多应届生或者是工作经验较少的求职者往往会忽略对行业的准备和分析,实际上对行业的认知和分析才是求职的第一步。
面试前的行业分析是什么?
求职者在面试前做行业分析的目的不是为了成为行业的专家,此时的出发点是为了顺利通过面试。这里所要做的行业分析即对目标公司所处的行业版图有宏观的了解,在面试过程中能应对面试官的行业问题,并且通过对行业的分析展现个人的分析能力。
为什么要做行业分析?
在招聘过程中,企业HR往往是提前1-2天才会联系候选人通知面试,这个时候留给求职者准备面试的时间就非常的有限。而很多求职者会把准备重点放在行为面试的问题回答上,而忽略了对行业的分析。等到正式面试被问到行业相关的问题就会显得非常被动。
实际上如果面试官让你谈对某个行业的看法,其实是在考查你对行业的理解程度和专业深度。就是看你对某个事物有没有非常系统的甚至自己独特的一套看法与理解。你体现出来的系统性和专业性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了面试官对你的印象,以及你薪资的高低。
另一方面你也可以通过对行业的了解展现自己的意愿,更好地挖掘自身哪些能力和经历是与这个行业相关的。
行业分析应该怎么做?
那么,如何在非常有限的时间内做最充足的准备至关重要。因为此处做行业分析的目的不是为了成为行业专家也不是为了出具报告,而是为了从对行业的认知中,自然的切换到与自身相关的话题上。所以准备能说满3分钟左右的内容即可。重点是建立自己的观点而不是堆积信息,具体步骤如下:
- 查看大量的信息,构建对行业的基本认知
- 了解分析框架,确定所用框架
1)宏观环境分析
- Political:关注政治环境是否稳定、政策对行业是否友好、政府实行的经济政策是什么、产业政策如何等;
- Economic:包括国家整体的经济状况和地区的经济水平,关注GDP及增长率、利率水平、财政货币政策、通货膨胀率、劳动成本、失业率和就业率、市场需求等;
- Social:关注地区人口规模、居民对商品的需求、居民教育程度、居民年龄分布、地区城市特点、贫富差距等;
- Technological:关注新技术的发明与进展、国家支持项目、技术与成本的关系、技术与销售渠道的关系、技术传播和更新速度、专利保护情况等;
举个例子,我们要分析奢侈品行业,从政策环境看可以关注国家出台了哪些商品贸易政策,这些政策对奢侈品销售的影响;从经济环境,如GDP、国家消费指数、国民可支配收入等看奢侈品的市场;从社会环境分析国民的消费习惯、生活方式等分析国内奢侈品行业的潜力等;从技术环境,例如生产工艺、技术看行业是否会有新的发展。总结来讲就是要说明这几方面的发展是什么样的,形成自己的观点,给面试官有条理的感觉。
2)价值链分析
- 收集信息
首先可以先去搜索现成的行业报告,如果有其中没有覆盖的信息再自己去找。收集信息的渠道有:
- 官方统计信息:如行业协会、行业年鉴等
- 各类研究机构研究报告:如券商的研究报告,建议去阅读超过10页的报告,这类报告通常会涵盖对行业的解读;如咨询公司的报告,通常也会分析行业的一些情况等等
- 百度、Google等搜索网站
- 与行业内的人士交流
分析完如何融入到面试中?
做完行业分析,我们的重点还是如何把所做的准备自然的运用到面试中,最典型的可以直接运用所整理信息的场景就是当面试官问及行业相关的问题,例如
- 你为什么选择这个行业
- 你对XX行业怎么看
除了上述问题之外,还有一些场景是可以运用到行业信息的,例如
- 如果来到XX行业,你会怎么发挥自己的专业和综合能力
- 你为什么选择我们公司
- 我们为什么选择你
问题一即在已经了解行业特点的基础上,从自身出发,说明自己有什么经历、特点是和行业相匹配的。一方面表明自己对行业的热情,一方面阐明自己各方面的条件是非常匹配的。问题二就可以先从行业出发,再深入到公司层面的分析,同样要表明对行业、公司的热情。问题三可以在问题一回答基础上,再延伸到与公司所需候选人特质的匹配。所以这里也会涉及面试准备时对公司的分析、对岗位的分析。
总体来讲,面试前所做的行业分析是可以非常灵活的运用到不同类型的问题回答中的,如果在这个过程中能形成自身独特的见解,这就能成为面试中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