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闪发光的你》这款金融版本的《令人心动的offer》,从上线开始到完结全程刷屏各大社交论坛...
既然声称自己是“国内第一档金融职场真人秀”,节目组在创造噱头上自然煞费苦心。先是从全国报名人选中筛选了一万人进行面试,将30位名校毕业生聚在一起上演一番你死我活,让众多网友亲自见证拥有“三中一华”之称华泰证券实习offer最终花落谁家,又是谁能笑到最后拿下转正名额成为正式员工。
这不和养蛊一样刺激吗?真真正正的万里挑一!啊不,万里挑三……
本次节目导师均为华泰出身的大牛,他们面对的30位求职者虽然都是职场新人,但也各个都有券商Target school光环加身,并且几乎全员达成硕士成就。
连应聘者自己都直言:有点“卷”了。
国内参赛选手,清一色清华北大。
留学生党,来自剑桥、波士顿、KCL等名校。
甚至候选人之间的闲聊直接变身成为大型凡尔赛现场...
大多面试者都是top券商的target school学生。并且,基本都有硕士学历。
除了来自新疆、现就读于北京大学元培学院的伊木兰·沙塔尔,因为是唯一一个本科生而过于惹眼。
据本人所述,他因家境贫寒,家里还有弟弟妹妹要读书,根本交不起金融硕士最低10万元的学费。
为什么这样一个各项素质亮眼,来自国内TOP2的优秀求职者还要去面临“不是研究生的尴尬”?只是因为缺少了硕士学历就无法进入金融行业了么?
为这档综艺投资的陈铭,对此给出了一个肯定而无可奈何的答案。
逐渐去本科化的投行
现在这个时代,头部券商的“去本科化”已是人尽皆知,从数量高达六位数的简历中精挑细选出来的实习生候选人,几乎不可能是本科生。
即便是为了节目效果而部分失真的综艺,也尊重现实保留了这一传统。纵观来自国内的参赛选手,清一色名校硕士履历。
难道是本科生能力不够无法胜任券投行业的工作么?
当然不是。
之前中金导师的讲的笑话还犹在耳畔。
图片来源:知乎
但是当几十万人同时来竞争的时候,企业只能先划一道学历线来优中选优。
就像闪光投资团的陈铭所说,“一投1万多人,HR在谁也不认识的情况下,有的是研究生有的是本科,很有可能就会用学历画一条线。
“这个世界的资源永远是有限的,竞争永远是激烈的。”
无论是企业方还是应聘者,实际上都是在被时代浪潮裹挟着前进。
如何彰显自己服务的专业和高端?从业人员的学历和资历自然是最能让对方一目了然产生信任的基础。
如果你是客户爸爸,机构A员工多半普本双非本科毕业,机构B员工一水QS前100硕士毕业,选谁不用想了吧?
再加上金融本身人才溢出,一个岗位随随便便就能收到万份简历,企业也乐得轻松一刀切,直接在高个里面拔高个。
正如节目中嘉宾陈铭所说:“世界的资源总是有限的,竞争总是激烈的。”
我们嬉笑怒骂,却也无可奈何。
投行凭什么成为应届生眼中的香饽饽?
本次《闪闪发光的你》中华泰证券招聘涉及的都是金融核心岗位,那么金融圈的核心岗包括哪些?
投行岗、投研岗,以及公募基金,PEVC,资管、量化、固收、风控、银行总行、一行两会,金融行业人挤人,鄙视链永久长存。
在证券行业,投行部门和研究所的招聘需求在整个公司算数量最多的!可以说,每个金融人,都有一个投行梦。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被浏览了262万+次:“为什么很多人向往投行这个行业?”
回答多为薪资高、平台广、成长快...
每年,券商/投行的offer都会遭到海内外优秀学生的疯抢!而从历年披露出的薪资情况来看,高薪着实令人眼馋。
以九大投行的薪资为例,应届生刚进投行的第一年,就可以拿到平均£35.8k的年终奖。再加上£50k的平均工资,在投行的第一年收入就可以达到85.8k!
不仅外资投行,根据2021最新公布的国内券商的人均薪酬数据,看看券商的薪酬水平是有多逆天
(数据来源:NBD)
如图,中信证券员工人均薪酬11.3万元,中金9.8万元,共计15家公司员工月薪超过5万元。
中信、中金、华泰、东方也是唯四,半年薪资超过50万元的公司。
月薪11.3万!这个数字简直就离谱!中信真真对得起券商界的天花板这个称号!
即便是前几天#腾讯上半年人均月薪7.8万#一直霸占热搜,但跟券商大佬们比起来瞬间变成小老弟...
Target shcool 投行的专属人才“后花园”
投行心仪的海外院校都有哪些?贴张图感受一下
其中可以划分为3个类别,分别是目标学校(Targets)——A类,准目标学校(Semi-Targets)——B类,和其他目标都(Non-Targets)——C类。
A类目标学校是绝大多数顶级银行进行校园招聘或专门为该学校分配名额的学校。每个目标学校在所有顶级银行中拥有多名校友,大约 60% 到 80% 的大学毕业生来自“目标学校”名单。
许多B类准目标学校在单一公司建立了强大的校友基础,并在那里拥有大量的分析师(例如BYU and Goldman, Emory and Lazard, Ivey and Evercore)。这些学校不像目标大学那么有名(排除斯坦福大学和布朗大学),但其强大的金融课程同样吸引各大投行来招聘新人。但是,大多准目标学校优势不够全面,只在特定的区域或者银行中占有主导地位,不一定都有机会获得面试资格。
C类非目标学校是指那些没有任何校内招聘或没有顶级银行关注的学校。毕业生需要慢慢地在不同的公司之间横向流动。只要从投资银行的某个地方开始,横向发展比大多数人意识到的要容易得多。这可能会增加一两年的时间成本,后续与一个区域性的中间市场签约,然后横向转到一个更有名望的公司,属于可以尝试的路径。
非Target school想进投行如何自救?
金融求职自古遵守一个铁则:门槛不够,实习来凑。这行对实习的重视程度,很可能比你预想的还要大。
很多金融机构对实习生有硬性时间要求,动辄要求实习生6个月起步,是希望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能完整跟完一个项目、适应公司文化熟悉内部团队合作,这样也省去再次招聘需要消耗的无形成本,这也是为什么金融公司会先于校招给内部实习生发正式offer的原因,
正因为多数金融机构对实习生都是用正式员工的标准进行培养,即便没有获取转正名额,拥有券投实习经历的新人,会极大程度掩盖其他竞争者微弱的履历优势,从而获取HR的青睐。
根据Linkedln数据研究:金融从业者进入投行工作之前的平均实习工作为1.56份。
而且根据之前的春季招聘情况来看,拿到offer的大部分都至少有一次实习经历,且大多都与银行、投行关系密切的Top公司有关。
22届的同学可以在毕业前尽快积累国内证券公司的实习经验,等到秋招时反杀比自己履历优秀但实习弱势的竞争对手的概率非常大。
但秋招将近,一步错就是步步错,搞清楚“去哪里”和“怎么去”是比投简历更重要的一步。
券投机构都有什么工作?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薪酬分歧多大?找实习的时候要怎么避坑避免沉没成本?实习中途做什么才能最大程度争取留用名额?经常被人说月入百万的行研又是在做什么?买方卖方到底都是什么概念?
金融行业对毕业生的要求是众多行业中最高的,一个对行业不算了解的毕业生,出局几乎是板上钉钉的结果。假如有任何一个问题能令你感到模糊迷茫,你的秋招结果就可能存疑。
你将收获
Part1.关于投行
-投行部都有哪些岗位?不同岗位的薪酬体系是怎样的?
-投行日常工作需要做什么?工作压力大节奏快吗?
-想去投行必须掌握什么技能?
-投行招聘的标准是什么?新生进去后职业发展路径是怎样的?
-新人入行求职时应该如何避开雷区?
-投行面试都有哪些流程?
-投行面试各个环节都有哪些技巧?
-如何针对性准备投行面试?
-投行面试难点答疑
如何获取公开课名额?
关注PreTalent公众号
后台回复关键词“投行”即可入群获取名额